12月4日,从银川市委宣传部获悉,在第五届环球趋势大会公布的2023环球趋势案例中,银川市获评“2023环球最具吸引力旅游城市”。
近年来,银川市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挖掘利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葡萄酒堡”“塞上田园”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扩大客源市场宣传营销,打造“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中国大西北文化旅游目的地,初步形成了“一山一河一城、一核两带全域”的文化旅游业空间发展新格局。
培育动能,文化旅游市场蓬勃发展。银川市深入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精品景区建设、旅游质量提升、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和重点项目带动,打造文化旅游的核心吸引物。至今,全市文化旅游企业达3154家,涵盖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旅行社、民宿等,同时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银川市加大产品业态的创新,新兴的旅游业态如研学旅游、工业旅游、葡萄酒庄游等迅速崛起,乡村旅游的新业态如农家乐、采摘体验等也发展迅猛。尤其是葡萄酒庄休闲度假游,已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
同时,银川市重视艺术创作发展,《不到长城非好汉》《岩石上的太阳》等一批精品艺术剧目脱颖而出,原创民族广场舞《塞上儿女心向党》荣获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同时,广场民族健身舞的推广工程也被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示范项目。
加大公共服务力度,推动文化旅游持续发展。高铁、城市候机楼等交通设施的完善,让游客出行更加便捷。游客集散中心、旅游风景道、观景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导示系统、停车公共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完善。银川市还加大了“厕所革命”的力度,旅游厕所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
银川市还成立了全域旅游发展统筹协调和文旅产业包抓工作机制,政府出台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并投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了“15分钟公共文化生活服务圈”。这些举措不仅完善了银川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也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优化城市形象,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银川市持续利用多元平台,不断加强城市主题形象宣传,通过多元化媒体传播方式,精准传递着城市的魅力和文化特色。在国内外推广银川的黄河文化、贺兰山风光、葡萄酒产业等资源,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旅游节会赛事,通过中国银川黄河文化旅游节、贺兰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打造银川的文化旅游品牌。
同时,银川市深入开展“文化旅游文明行”行动,以提升文化旅游行业的文明服务水平。通过实行干部包干责任制和推出黑名单制度等举措,优化市场消费环境,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银川市通过发放专项消费券、推出门票优惠减免和商品折扣等举措,降低了游客的消费门槛,提升了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活跃度。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银川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银川市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市场环境,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多精彩和难忘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