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灵武市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双报到 双报告”制度、建言献策等为抓手,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广泛征集和实施解决一批群众需求的“微心愿”、基层单位需求的“微项目”,真正让群众在主题教育中得到新实惠。
民生所向,将群众“需求清单”列入组织“服务清单”。
“阿姨,这是小杰之前通过微心愿征集的书包和马克笔,今天给您送过来。”冬至前夕,灵武城区街道育才街社区志愿者李吉敏将崭新的书包和马克笔递到了小杰姑姑的手上。前些天,灵武市委宣传部党员干部们积极参与“微心愿”认领活动,从结对共建的育才街社区认领了22个微心愿,将认领到的毛衣、帽子、收音机、书包等送到了有需要的群众手里。
心系群众,温暖一冬。在城区街道隆辰社区,今年42岁的季姐因长年照顾着小儿麻痹的妹妹和年迈多病的婆婆,家庭经济较为拮据,在社区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后,她向工作人员表明了心愿,这两天也收到了志愿者送来的米面油,她感动地说:“谢谢,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送来了,这个活动搞的真是既暖心又贴心,真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
一个小小的“心愿”,汇聚的是很多党员干部志愿者的爱心,寄托着很多困难家庭对生活的希望。9月以来,全市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将低保对象、单亲家庭、高龄独居老人、患重特大疾病居民作为重点“心愿”对象,通过公开征集、敲门问需、走访询问等形式,广泛收集梳理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通过网格管理、组团服务等方式帮助群众“圆梦完愿”。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微心愿”1080个。
共建互联,把“联”的优势转化成“实”的合力。
这几天,在灵武跑出租车的老李在出车时总是喜滋滋的。原来,市交通局通过征集出租车司机意见建议,将统一更换出租车座椅套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中,老李换上了崭新的座椅套,他说:“现在车内环境明显变得更加干净、整齐了,乘客坐起来肯定也很满意。”在此次“凝聚微力量 点亮微心愿”圆梦活动中,市交通局党员干部深入公交车司机、货车司机、快递员等行业认领“微心愿”,形成党员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征集微心愿92项,用实际行动实现企业困难家庭的小心愿,让“两新”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连日来,灵武市坚持以“微心愿”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促,把“干部受教育”与“群众得实惠”紧密结合起来,将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且贴近生活的民生“微心愿”进行认领解决,一系列微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灵武市高效推动“双报到 双报告”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全市8530名党员积极开展帮扶慰问、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民办实事1900次,解决了群众提出的杂物堆积、安全隐患等难题,以群众“脸色”彰显主题教育“成色”,通过以“微行动”助力实现“微心愿”,让党心与民心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