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耄耋秦腔班”演绎乡村传统戏曲坚守-新华网

利通区“耄耋秦腔班”演绎乡村传统戏曲坚守

2025-05-10 20:41:02
来源:利通区融媒体中心

  “水袖扬处见风骨,秦音起时承匠心。”这个“五·一”假日期间,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文化广场上,一群平均年龄80岁的“耄耋秦腔团”老艺人,用铿锵唱腔和曼妙身姿,演绎着对秦腔艺术数十年的坚守。

  板胡激越、锣鼓铿锵;手帕翻飞、水袖曼舞……老艺人们尽情展示着各自的“绝活”,一招一式尽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厚功底。台下,老戏迷们手指轻叩膝头打节拍,青年观众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这支队伍是金积镇和谐秦腔自乐班、清风秦腔自乐班的‘老戏骨’们。”金积镇文化站站长苏跃东介绍,团队自1999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守艺”为初心,年均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超50余场次,累计深入农村(社区)演出1200余场,惠及观众5万余人次。

  金积镇秦腔自乐班团队还是利通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金牌辅导员。从戏曲的起源、发展、不同剧种的特色,到戏曲的“唱、念、做、打”基本功,他们不仅以“手眼身法步”雕琢“小戏骨们”的筋骨,更将戏箱化作“美学宝盒”,讲解涵盖“生、旦、净、丑”等角色戏服、头饰上的云纹、点翠工艺,让学生们走近传统戏曲,充分激发他们了解传统戏曲的兴趣,让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支“耄耋秦腔团”,用坚守诠释了文化匠心,为乡村文化传承写下了生动注脚。如今,金积镇秦腔团自乐班已经带动数十个乡村戏台重闻锣鼓铿锵,在利通区第八小学传统戏曲的韵律美与现代健身完美结合,形成“戏曲操大课间”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亮点。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