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以“强磁场”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动能-新华网

大武口区以“强磁场”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动能

2025-05-21 12:59:05
来源:大武口区委宣传部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以“才聚宁夏1134”行动为牵引,统筹推进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工作,以“强磁场”激活人才这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前不久,大武口区清华苑小区人才公寓迎来了新一批的高层次人才,“拎包入住”的精品公寓里,家电、书桌一应俱全。青年人才吴蕾感慨道:“这里不是‘过渡房’,而是真正的‘安心巢’。我从兰州财经大学毕业后,通过青年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大武口工作,入职后就入住了大武口区人才公寓,在这里我找到了家一般的归属感。”

  为了办好人才“关键小事”,大武口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筹集各类资金1600余万元,建成“拎包入住式”精品人才公寓。同时,配套建设集人才社区、小微公园、活动中心等为一体的“人才HUI”功能服务区。通过建立“一人一档”的精细化服务机制,确保了每一位人才的住房申请和生活诉求都能迅速得到回应。在过去的三年里,大武口区解决了350多名人才住房难题,让他们找到了温暖的港湾。

  为全方位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大武口区创新性地建立38部门联动的高效服务机制,从生活补贴、科研补助、创业扶持到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提供一揽子、全周期的政策保障措施,累计为136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确保他们能够心无旁骛逐梦前行。

  “当妻子打电话告诉我,一家三口可以团聚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苏小平和妻子常年两地分居,一家团聚是他最大的心愿。“感谢组织帮我解决了妻子工作调动问题,让我们能够一家人团聚,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大武口干事创业的决心。”苏小平说。

  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聚。在大武口区人才大数据库里,3.1万名各领域人才数据清晰分类,而这份精准的“人才家底”也成为大武口区靶向育才、产才融合的“导航仪”。紧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需求,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让“产才融合”成为大武口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走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宁夏钜晶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张学锋正和他的研发团队进行项目攻关。这家公司主要从事晶体材料的研发和中试生产,近年公司已实现6英寸钽酸锂晶片产业化生产。

  公司总经理张学锋介绍说,“短期内实现技术突破,外界纷赞誉是企业的技术贡献,但实际上,这离不开当地给予返乡创业人才的大力支持。近年为了带动产业发展,我们采取博士入企的人才引育模式,和郑州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共建产学研平台,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型高层次人才。”

  厚植人才沃土,激发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服务产业升级的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大武口区不断深化政校企合作交流机制,积极组织开展“访校引才”“来武第一眼”等高校学子企业行交流活动,“引才专列”频繁驶出,组织中色东方、西北煤机等龙头企业奔赴西安、兰州等城市,与当地高校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以“一人一策”精准引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青年人才。

  同时,与福建古田县政府签订菌菇产业对口协作协议,共同建设了人才实习实训基地,自治区食用菌技术研究中心也在大武口区食用菌产业园成功落地;与中南大学石嘴山技术转移中心举办大武口区“四链一基地”科技成果推介会、与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产教融合体,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交流平台;推行“产业+项目+科研院所”柔性引才机制,与宁夏农林科学院、上海农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累计柔性引进人才73人。

  大武口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不断取得突破。中色金航钛业荣获“宁夏瞪羚企业”称号,填补了大武口区空白;北鼎新材料等五家企业成功入选“雏鹰企业”培育计划,东方超导则正朝着成为瞪羚企业的目标稳步前进;去年新设立的昇力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汇聚人才精英,致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目前,大武口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链主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各级创新平台201家。近年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青年托举人才7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6人,认定自治区、市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52人,涌现张学锋、王继国、冯宝忠、周小军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乡村振兴一线同样人才汇聚。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布局,近年大武口区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助农”发展思路,大力推广“科技小院”模式,以人才驱动助力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葡萄科技小院”“菌菇科技小院”“藜麦科技小院”等三所“科技小院”,搭建起农民与农技专家人才交流、学农联合创新平台,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人才30余名,开展技术指导等,累计培训技术人员近450人次,“科技小院”成为人才服务“三农”的闪亮品牌。

  从暖心服务到政策保障,从平台搭建到产业赋能,当下,大武口区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聚才、以务实创新的机制用才、以无微不至的关怀留才,绘制了一幅“人才兴、产业旺、城市强”的画卷。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