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送小区,不再需要两三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登记,更不会出现“进门难”“脸难看”的场景,扫“码”秒进助力快递小哥快速“通关”。银川市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通过数字化升级,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扫码无接触验证、智能导航等功能,在大幅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让基层治理的“痛点”变“亮点”。
从理论培训到实践创新,从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到构建“双网融合”新格局,一场以“红色物业”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变革,正将众多变化而来的“亮点”悄然串起,编织成一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红色物业服务网,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焕发活力,让居民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以前走到公交站要20分钟,现在坐上‘幸福巴士’5分钟就到,买菜回来还能帮忙送到单元门口!”清水湾社区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6800名居民的心声。
针对出行难题,上海西路街道清水湾社区党组织通过“物业开放日”收集民意,经深入调研后协调物业开通15分钟一班的“幸福巴士”,同时配备便民物资和免费搬运服务,特别为老年人、孕妇等群体提供“门到门”服务。
今年,金凤区充分整合辖区项目、资金、资源,指导物业企业探索“物业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物业企业开办“悦厨房”“金帮办服务台”等嵌入式社区服务场所,将物业服务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促进传统“物业管理”向“社区服务”转型,助力构建“一站式”满足居民全方位需求。
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北社区的“双网融合”模式,正是金凤区治理创新的缩影。通过“社区党委+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联动,搭建社情民意收集、议事协商、服务群众“四大平台”,将“社区网格”与“物业网格”有机结合,打通“接诉即办、办好说清”快速响应渠道,这套“双网格”体系已高效处理辖区300余件民生诉求。“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趟,现在群里说一声,马上有人管,解决得快还主动回访,心里特别踏实!”居民李阿姨说。金凤区健全区街社“三级联动”纠纷化解机制,依托“板凳会”“罐罐茶”等亲民议事平台,及时回应居民物业诉求,力促问题就地化解,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温度与速度。
从“民声”到“民生”,金凤区以红色物业为笔,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墨,书写了一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暖心画卷。在这里,每一件解决的诉求、每一条畅通的路线,都是践行为民初心的生动注脚。下一步,金凤区将继续以“红色温度”丈量民生幸福,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最美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