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银川市召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银川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凤城工匠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等多项重要文件,围绕破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难题出台80条实招硬招,全面部署全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会议明确,到2035年,全市培养造就2名大国工匠、100名“塞上工匠”,200名凤城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和塞上工匠带头引领,凤城工匠迎头赶上,各级工匠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
会议指出,要通过推进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加强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构建多方联动技能培养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重要行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办强一批优势特色专业,新增产教融合型专业和实训基地10个,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1600名产业工人开展技能等级培训,分级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组织不少于3万名产业工人参加各类综合素质培训;推进企业与各类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工会合作,联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工匠学院。
在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方面,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率先健全“新八级工”技能岗位等级设置,支持、引导企业职工突破工作年限、等级、资历等限制直接参加高级工技能等级认定,打通职业发展天花板;探索建立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通过学分银行转换互认;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技能评价。
在维护劳动经济权益方面,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提升行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套餐;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开展维护权益专项行动,全面推行快递行业劳动合同制度,合同签订率达到90%;争取将银川市纳入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城市,推进职业病危害工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强化工伤预防宣传培训,从源头防止工伤事故发生。
银川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产改进入攻坚期,难题多在“细枝末节”里藏着,要将问题拆解到最小单元,密切协作,打破壁垒,集中资源确保工作无缝衔接、闭环管理,齐心协力推动全市产改工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团结动员产业工人在实施“强首府”战略、建设“双示范市”中再立新功。(邓涵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