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宁夏开班-新华网

第二届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宁夏开班

2025-07-16 12:34: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7月16日电(记者艾福梅)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正在宁夏大学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40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加。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及宁夏大学联合主办,得到了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的业务指导和大力支持,特邀国内民族古文字研究领域多位专家担任培训专家。专家分别围绕西夏文、满文、回鹘文、契丹文、突厥文、藏文、女真文等“绝学”民族古文字进行授课,并安排在世界遗产西夏陵进行现场教学。

  民族古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其传承研究不仅是对“冷门绝学”的坚守,更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甚至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边疆稳定和文化主权。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冷门绝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主办方及专家鼓励学员要有自觉传承民族文字的责任与担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深耕学术,迎难而上,尤其是面对艰深的语言文字时更要保持学术韧性,有“甘于坐冷板凳”的学术精神,成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1日,“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其申遗成功不仅是对西夏陵遗产价值的国际认证,更为“冷门绝学”的传承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培训班主办方、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的人才培养与学科传承,在此次培训中周密部署招生、课程设计、师资遴选等关键环节。

  据介绍,此次培训班重点讲解突厥文、西夏文、满文,兼顾契丹文、女真文、回鹘文、藏文等中古北方较有影响的“王朝文字”,力求课程学术深度与实践广度相结合,切实保障“冷门绝学”有人继承、有所发展。(完)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