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东工业园区的行政复议服务点,职工小李指尖轻点“掌上复议”小程序,15分钟便完成了工伤认定争议申请的提交。
“以前得往市里跑着办,现在手机上就能办。”这份便利的背后,是宁夏全域覆盖的298个基层复议网点发挥的作用。延伸至乡镇街道的服务触角,让涉企复议案件办理时限缩短三分之二,让群众和企业告别了“来回跑”的奔波。
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如何让这条“维权路”更畅通、更高效?不仅纠错个案,更要治理一片——这是宁夏行政复议监督的核心要旨。
2024年,宁夏司法厅办结2件行政复议案件时,发现相关厅局在承办审批过程中,存在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审核下级政府申报材料、批复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形,对此,发出行政复议意见书进行提示和纠正,要求在今后的行政审批过程中加大审查把关力度,确保程序合法合规,避免引发行政争议。这种“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监督模式成效显著:行政执法纠错率提升至18.69%,相关领域复议被诉率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让法治的刚性约束转化为规范执法的自觉。
在一场社保争议化解现场,自治区司法厅的提前介入,让126人集体诉讼的风险消弭无形。“通过释法说理、政策解读,最终只有不到10人进入法律程序。”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预防式复议”思维,已深度融入2024年10月新修订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复议条例》,“凡进必调”原则被明确写入条文,全年促成400件争议实质化解,用柔性方式为群众减少诉累。
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从“个案纠错”到“源头治理”,宁夏行政复议的革新体现在每一个细节:覆盖全区的“线上+线下”服务网络,让群众维权更便捷;贯穿全程的调解机制,让矛盾化解更高效;刚柔并济的监督体系,推动执法更规范。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改革成效持续显现:2024年宁夏行政复议申请量3434件,同比增长109.65%,首次超越行政诉讼量1.7倍;70%案件实现“零次跑”办理,调撤率达18.19%,411件不当行政行为被纠正。2025年上半年,宁夏行政复议申请量1761件,是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的1.2倍,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持续深化。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宁夏创新构建的行政争议化解新生态——让群众维权更便捷、矛盾化解更高效、执法行为更规范,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正持续深化,为法治宁夏建设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