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闽宁科技协作在高闸镇菌菇产业发展中迈出坚实一步。
作为推动产业“引智赋能”生动实践,合作双方将围绕夏季反季节平菇种植的技术瓶颈,在品种选育、技术攻关、生产模式优化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注入新动能。
根据协议,合作双方将分阶段推进合作进程,首阶段由福建农科院组织专家团队,围绕品种适应性、生产环境、关键技术等开展系统化“产业诊断”,深入田间大棚查短板、找问题;第二阶段则聚焦关键技术突破,晟祥合作社提供资金与试验场地,福建科研团队组建专项工作组,推动新品种筛选、菌种改良、栽培技术升级及标准流程制定,并建立常态化技术服务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加快落地转化。
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近年以产业为抓手、以科技为引擎,持续引进先进技术、推广标准化管理,引导菇农从“凭经验种植”迈向“靠技术发展”,当地菌菇产业生产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目前,全镇已发展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6家,建成种植大棚56座,年产平菇240余万斤,产值超850万元;菌菇产业还带动60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年实现劳务增收720余万元。
“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利通区科技局牵线搭桥,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正式达成合作,这将为我们破解高温季节反季节种植菌菇难题带来了新思路,也为产业探索更长周期、更高品质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高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冶秀香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是“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
晟祥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银平说:“以前我们种植主要靠经验,夏季平菇成活率一直不高。这次福建的专家团队来得非常及时,不仅帮我们‘把脉问诊’,还提出很多实用建议。接下来我们也会全力配合科研攻关,把科技真正变成增收的‘好帮手’。”(郭雨芃 张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