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几个月互访,利通区政府的诚意与合作决心打动了我们,特别是在服务企业中展现的‘速度’和‘温度’,让我们最终决定在此投资。”内蒙古嘉仕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顺利感慨。
近日,内蒙古嘉仕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政府签约,总占地2300亩、总投资3亿元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将落地利通区,这正是利通区聚焦13条重点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的生动注脚。
——实施“建链”工程,突出项目招大引强。今年以来,利通区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聚焦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种植、牛奶、早茶、养殖、新材料、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数字信息、文化旅游13条产业链重点招商,并纳入“链长制”管理,构建“全员全域”作战体系,拧紧责任链条。
同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线索台账,动态跟踪产业链项目进展,通过“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强化项目管理,加快形成“好场景吸引更多好项目、好项目创造更多好场景”的良性循环。
——实施“壮链”工程,突出企业选优育强。在招引项目上,利通区既算“经济账”更算“长远账”,正在建设的吴忠聚能孙家滩储能电站示范园建设项目由300兆瓦/600兆瓦时、1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电站、330千伏升压站3个项目组成,总占地面积117亩,计划总投资13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充电宝’运行模式,在电网用电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实现调峰调频、应急备用等功能。据测算,项目投产后年充放电次数可达300余次,年充放电量将超过3亿千瓦时。”项目负责人陈如林介绍。
目前,利通区已建成光伏、风电清洁能源项目12个,建成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5个,建成2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电站2个,并网发电数量及规模居自治区前列。
为更快更好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性大的“链主”企业,利通区全面梳理现代纺织产业园、特色装备制造园的土地、厂房等存量资源,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产,为产业链延伸拓展腾出发展空间。
——实施“补链”工程,突出短板弱项破解。“项目计划总投资2.05亿元,购置激光划片机、自动焊接机、汇流条焊接等先进设备,建设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将具备年产2.5GW高效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可实现工业产值8亿元,解决当地400人以上就业,还能培养一批新能源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推动光伏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宁夏亿晶光电项目负责人季文忠介绍说。
今年以来,利通区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动力,聚焦产业链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紧盯产业链创新短板,依托金积工业园区、现代纺织产业园等载体,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紧盯国内外500强、央企、国企及行业头部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上门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利通区工信局紧抓项目“牛鼻子”,在提升项目谋划质量方面,严格把关新上马项目,重点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且低能耗的轻工纺织、装备制造产业,已规划2025年实施11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
资源招商绝非简单变现,而是系统性激活发展潜力。近期利通区与陕西中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签约,计划在上桥镇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打造文化品鉴、演绎戏楼等街区,计划投资约8000万元,正是“农业强基+文旅增值”的生动实践,也让“机会需求”与“能力供给”实现双向奔赴。
——实施“护链”工程,突出资源要素保障。为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利通区以“店小二”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处级领导+工作专班+一企一策”包抓机制,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针对企业订单不足难题,举办食品工业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促成刘三朵八宝茶等3家企业现场签约超千万元。“云勘验”等创新举措让企业“少跑腿、快领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链项目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全年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以上的目标稳步推进。
链上发力,产业才能步步生花。利通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利通区以清晰的‘作战图’整合全域力量,以创新的‘政策包’破解要素瓶颈,以贴心的‘服务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业链发展保障,充分彰显了我们大抓好项目、抓好大项目的坚定决心,让利通区崛起为一片充满机遇、活力奔涌的投资热土。”(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