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农闲的时候只能待在家,现在每天都有活干,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家门口就能挣钱,太方便了。”回忆盛夏在附近黄花菜种植基地忙碌采摘的日子,商玉玲至今仍觉得满足又开心。
商玉玲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一名农民。今年以来,利通区聚焦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深入推进“十个一”以工助农专项行动,从产业拉动、岗位下沉到服务配套,着力打通农民就业“最后一公里”。截至7月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5万人,创造工资性收入2.47亿元。
依托黄花菜、苹果、奶牛等特色产业及乡村建设项目,今年利通区积极构建“联农带农”机制,吸纳130户脱贫户和就业困难人员参与种植管理。黄花菜采摘高峰期,带动临时用工超千人;牛场等农业项目提供常年就业岗位493个;苹果基地和新建制衣厂也带动225人实现稳定就业。而借助乡村建设项目带动,今年至今利通区共有4775人实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3998万元。
为了提升就业群众的技能,今年利通区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意愿,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12期,有550人参加了电焊工、养老护理、互联网营销等热门工种培训;开展乡村实用技术培训834人次,发放补贴69.37万元。在加强就业培训的基础上,同步举办专场招聘活动,以期“培训一结束,就能马上上岗”。目前,利通区已有257人通过培训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培训结业后顺利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民张海燕说:“我学的是养老护理,现在在养老院上班,工资比以前打零工稳定多了。”
为满足多样化、灵活化就业需求,利通区建成2个“零工驿站”,提供求职登记、信息发布、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驿站已经与8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累计发布岗位3500多个,匹配用工1400余人次。
今年以来,利通区还不断加大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力度,通过开通就业服务热线,提供岗位推荐、创业指导等服务1640人次;线上发布岗位信息580余条,开展直播带岗26场,吸引求职者17.3万人次参与;线下组织“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招聘活动43场,提供岗位1.1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570余人。
对于因身体、年龄等原因无法市场化就业的困难群众,利通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280人,实现“就业不落一人”,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现在就业门路多,服务也跟得上,我们一家人都在上班,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在一家制衣厂工作的村民王立荣感慨地说,“心里踏实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据介绍,下一步利通区将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农村就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得住、能增收、有奔头”的美好生活。(郭雨芃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