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强力推进移风易俗新婚俗过程中,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柴桥村通过“三点一线”工作法,让“低彩礼”“零彩礼”的文明新风从“一家事”变成了“全村共识”。
所谓“三点一线”工作法,即聚焦宣传教育“点”,牵好移风易俗新婚俗“线头”;聚焦志愿服务“点”,拧好移风易俗新婚俗“线头”;聚焦家事联调“点”,栓好移风易俗新婚俗“线尾”。
依托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柴桥村精心打造“移风易俗宣传小巷”和移风易俗馆,结合利通区移风易俗“八条”和村规民约中“彩礼上限8.9万元”明确规定,通过宣传栏、广播、文艺汇演等“传统+现代”“线下+线上”的“沉浸式”宣传,让高额彩礼治理政策家喻户晓。
自2024年宁夏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以来,柴桥村将政策解读融入日常,“零彩礼家庭可享受技能培训补贴、优先申请创业贷款”“低彩礼家庭发展产业可获资金扶持”等惠民政策如春风化雨,加速改变着村民的传统观念。
“彩礼再多,不如孩子日子过得舒心!”作为村里“新红娘”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村民任淑玲不仅用自家的“零彩礼”婚事打破了乡邻对“彩礼面子”的执念,更带着政策手册挨家挨户宣讲:“省下彩礼钱,给孩子们铺就幸福路,这才是真金白银换不来的体面。”
一支从5人发展到20人的“新红娘”志愿服务队,正是柴桥村志愿服务“点”的中坚力量。依托“345”志愿服务模式,柴桥村广泛组织开展相亲会、篮球赛、厨艺大赛等有益活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方式让“抵制高额彩礼”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年,全村5对新人中4对为“低彩礼”、1对为“零彩礼”。
“我是党员,得听党的话。彩礼一分不要,只要俩孩子把小日子过红火!”党员史振明在女儿婚礼上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共同心声。在柴桥村,“一约四会”机制让村民自治力量充分彰显: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婚丧事宜执行标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协同发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婚丧报备制度。
柴桥村家事联调工作室作为调解矛盾纠纷的关键“点”,由妇联执委、“新红娘”、司法调解员等组成的多元联调队伍,通过“1135”工作机制,为村民排忧解难。成立至今,工作室已调解45件矛盾纠纷,将“宣传走在摸排前,摸排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原则落到实处。
如今的柴桥村,晒家风、传家训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浸润人心,“新红娘”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穿梭在村巷间,家事联调工作室的灯光温暖着邻里情,一场由“三点一线”工作法引领的婚俗变革,持续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着文明向善的强大动力。(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