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靠彩礼堆出来的”-新华网

“幸福不是靠彩礼堆出来的”

2025-09-05 15:36:06
来源:利通区融媒体中心

  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农耕民俗博物馆门口一块“移风易俗”的宣传牌格外醒目,它是村民眼中最鲜活的文明标识。近年牛家坊村以治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为突破口,用制度立规矩,以典型作示范,让移风易俗真正融进百姓生活。

  “我是真没想到,亲家这么开明,还说只要小两口以后能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我心里特别感动。”这是村民杨金刚常挂在嘴边的话。

  杨金刚儿子结婚时,双方家庭在婚事安排上坚持简办,不攀比、不讲排场。婚礼办得喜庆热闹。婚后,小夫妻在村里的吴吃堡城开起一家辣条店,年轻人敢闯敢拼,线上线下齐发力,生意红红火火。

  村里不少群众看到他们家彩礼不高、日子却越过越好,纷纷在婚事商议时主动降低彩礼,让“比幸福、不比彩礼”逐渐成为新风尚。

  村民杨金龙家的新风故事,同样打破了观念壁垒。儿子与女朋友谈婚论嫁时,双方家庭以“6.6万元”取“六六大顺”的吉利数作为彩礼,既守住了习俗,也树立了文明婚事的典范。“啥彩礼都不如孩子们过得幸福重要。”杨金龙时常这样跟乡亲们念叨,而今他这句话也成为邻里共识。

  村民金学梅则以“零彩礼”的成为村里的文明家庭代表。儿媳读博期间与儿子自由恋爱结婚,两家商定彩礼只是形式,10万元原路返还,用于小两口购房装修。她常说:“孩子们的日子过得好,比啥都强。”

  一个个典型故事,映照着牛家坊村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村里把“彩礼不超过8.9万元”写进村规民约,推行婚嫁彩礼登记备案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让红白理事会、党员群众全程参与监督。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形成了“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良性循环。

  牛家坊更注重文化浸润:

  创新“网格议事厅”“田间议事会”等协商形式,把新理念送进家家户户;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时常组织开展“村晚”“百家宴”“乡村音乐节”等活动,让群众在载歌载舞中接受新风熏陶;通过“喜事管家”常态化组织联谊活动,建立适龄青年动态台账,为年轻人婚事提供贴心服务。

  依托农耕民俗博物馆、黄河文化长廊、石榴籽创业街等宣传引导阵地,近年牛家坊村把文明新风与乡土文化、民族团结深度融合;通过积分超市奖励“低彩礼”“零彩礼”家庭,轻钢民宿为新人提供超低折扣的优惠和免费婚纱摄影场地,文明新风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更加深入人心。

  文明乡风与产业兴旺相互促进,牛家坊村走出了一条风清气正、和美共生的发展之路。据了解,2024年以来,牛家坊村共有12对新人成婚,平均彩礼降至5.8万元。而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万元。

  如今的牛家坊,文明婚俗蔚然成风。村民们常说:“幸福不是靠彩礼堆出来的,而是靠勤劳双手干出来的。”(郭雨芃)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