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批复》(工信厅企业函〔2025〕360号)正式发布,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成功获批,这标志着银川市正式纳入国家数字化转型试点布局,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进入“政策赋能、精准推进”的新阶段。
按照实施方案,银川市将围绕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新型材料制造、高端装备及零部件制造、绿色消费品制造等4个细分行业,重点推动300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工作,力争到2027年实现拟改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同步研究出台《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全力做好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统筹运用中央财政1.5亿元奖补资金,以及自治区、银川市、各县(市)区、园区配套专项资金,按照“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财政奖补等政策工具,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进程,支持服务商提供优质高效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共同构建多方协同、良性互动的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据了解,近年来,在银川市以中小企业为核心、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围绕数智技术赋能、服务资源集聚、转型成本优化、数字底座筑基等关键维度,实施政策惠企靶向发力、场景兴企标杆示范、服务暖企全域覆盖等行动,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积累了“六有”数转经验,全力锻造银川工业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数转有保障。围绕企业“点端”转型、产业“线式”转型、园区“面域”转型,出台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上云上平台标杆等系列政策。近三年,全市三分之一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385个,升级“智慧园区”平台6个。
二是数转有基础。推动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体系化发展,建成全区42%的自治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000台,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700家次,全市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
三是数转有方法。依托“百城千园行”等,面向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数转培训20余场次,组织23家行业一流的服务商为361家企业开展3批次免费诊断服务,量身定制“一企业一报告一方案”。
四是数转有创新。与苏州、福州、重庆渝北等7家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签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两地政府协同、两地联盟共建的数字化转型“东西协作”战略合作新模式,共谱数转“山海情”。
五是数转有场景。聚焦场景化解决方案示范,打造120个场景应用案例,培育全区50%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承担全区90%的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聚集了全区90%以上的国家级数转标杆项目。
六是数转有信心。创新“担保贷款+免费转贷”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数转,对实施数转项目的企业优先给予最高2000万元担保贷款,升级1亿元银川市工业转贷基金,为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的企业免费转贷。
下一步,银川市将紧紧围绕试点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持续优化数字化服务供给,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总结形成可推广的“链式”转型模式,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通过试点实施,显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产效益,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做法及模式,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银川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注入强劲新动能,形成在全国尤其是西北地区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化转型“银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