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上桥镇以婚俗改革激活乡村振兴文明动能-新华网

利通区上桥镇以婚俗改革激活乡村振兴文明动能

2025-11-04 09:14:04
来源:利通区融媒体中心

  “彩礼少了被人笑话”“婚礼简办没面子”……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花寺村村干部丁晓娟,曾经入户宣讲婚俗改革时听到最多的声音。如今在上桥镇,“彩礼做减法、情谊做加法”成为乡亲们的新共识。

  “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天价彩礼根本不受法律保护!”在花寺村村民大会上,丁晓娟翻着随身携带的《民法典》手册,进行硬核宣讲。半年内,她还坚持走访入户,给群众讲身边人、身边事的例子,累计入户120余次。不仅如此,丁晓娟每天还在微信群里分享“零彩礼”故事,用“彩礼堆不出幸福”的家常话解开群众心结。

  今年春天,正当丁晓娟的女儿顾梦儿与安徽小伙李爽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时,彩礼问题却摆上了桌面。10万元以上的彩礼标准让家境普通的李爽面露难色,顾梦儿却主动对母亲说:“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哪能让彩礼成负担?”丁晓娟当即拍板:“就按‘零彩礼’办!”她翻出彩礼纠纷调解案例本,对双方亲友说:“我是党员干部,更应带头破陋习!”婚礼上,8桌家常席每桌仅500元标准,丁晓娟鼓励新人把省下的钱用于创业购房,“让年轻人轻装上阵搞事业,这才是给他们最好的嫁妆!”

  这场简约而热烈的婚礼,像一颗石子,在上桥镇各村激起层层涟漪。牛家坊村的吴燕,结婚时选择“低彩礼”,省下来的彩礼钱小两口开了手工辣条分店,靠卖麻辣条年收入10万元;花寺村新婚夫妇马龙和王崇英则将彩礼从10万元降至6万元,余款购置了一台拖拉机,农忙时不仅自家耕作效率翻倍,还能帮邻里抢收;中华村的新婚夫妇马天豪和妻子金歌,订婚宴上的彩礼钱,在婚后第二天就被岳父岳母全额返还,支持小两口就业创业。

  为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上桥镇各村(社区)趁热打铁组建9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百余名志愿者分成15个小组,为婚嫁家庭提供“一对一”指导,已成功促成42对新人喜结连理。此外,上桥镇还将彩礼标准、宴席规模写入村规民约,并推出“文明积分制”,零彩礼家庭可凭积分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以前怕彩礼少被笑话,现在村里婚事都按‘红白理事会’的规矩来,彩礼上限8.9万元,宴席不超10桌,随礼不逾300元,婚事须提前3天向村委会备案并签订承诺书,省心!”“红娘”志愿者马静笑着说,“攀比之风刹住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移风易俗是推动乡村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文明新风宣传教育更需久久为功。上桥镇正创新用好文明倡议、典型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马佳慧 马芳)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