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的产业沃土让人踏实,服务温度让人暖心,想在这里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刚参加完大武口区“聚才赋能 智启未来”人才沙龙的马伊难掩激动之情。
11月13日,一场以人才发展与区域共赢为核心的人才沙龙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举行,各领域人才代表共话区域发展与人才成长新蓝图。

活动伊始,大武口区工信局局长任曦鹏以“产业基础+发展势能”为脉络,为在场人才代表系统梳理了大武口区工业产业发展的“家底”和“蓝图”。任曦鹏以“3+1”产业发展格局切入,详细阐述了大武口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显、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的发展优势,让人才代表们直观把握到合作机遇与发展方向。
“从初来乍到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与企业并肩突破技术瓶颈,我在大武口实现了个人成长,也见证了大武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宁夏科技领军人才冯宝忠结合扎根大武口的实践经历,分享了人才与区域“双向成就”的生动故事。他坦言,初到当地时曾面临“技术不足、人员不整”等多重挑战,但凭借长期坚持与多方帮助,最终攻克难关。“大武口既有产业沃土,也有服务温度,期待更多伙伴在这里把‘创新想法’变成‘发展实效’”,他的分享引发全场共鸣,更点燃了在场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
思想的碰撞最能催生发展动能。
在交流互动环节,人才代表们围绕“聚才赋能 智启未来”主题各抒己见,现场思维火花频现。来自发展低空经济的人才建议搭建企业、高校平台资源,破解中小微企业用人难题;民生领域人才则结合人才可持续发展方向,提议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力度”,促进人才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座谈交流阶段,围绕产业协同创新,不少企业代表建议建立“人才—企业—政府”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产业需求对接会,推动人才技术成果与企业生产需求的精准嫁接。现场问答互动不断,观点碰撞间,不少初步共识逐渐形成,热烈的氛围让这场沙龙真正成为“思想的会客厅”。
据悉,此次大武口区“聚才赋能 智启未来”人才沙龙,不仅是一场人才的集会,更搭建起了人才与政府、产业深度对接的“双向桥梁”。沙龙让人才的智慧与创造力找到了落地的“土壤”,也为大武口区产业转型凝聚起精准适配的人才力量,为打造“产业聚人才、人才促产业”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接下来,大武口区委人才办将充分吸纳各位人才建议,尽快推动建立“全周期人才政策体系”“产业人才对接机制”等举措落地重要;同时将持续升级人才服务,不仅要做“政策的执行者”,更要当“人才的贴心管家”,在载体平台搭建、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生活保障方面全方位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大武口区真正成为“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的兴业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