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的晨光里,社区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传来欢声笑语;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负责人徐美佳带领着“好姐妹”“巧媳妇”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德宁大厦写字楼的“石榴红驿站”,图书阅览、多样活动,成为各族职工身边的“温馨港湾”。
五年来,银川大地上,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企业,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处处铺展着亲如一家的幸福画卷。
近年来,银川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积极构建铸牢示范市建设工作体系,把铸牢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同部署、一体推进,先后制定出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铸牢示范市、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文件,在全区率先制定建设铸牢示范市工作指引和测评指标体系,围绕铸牢主线开展系列活动,让塞上大地的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烂、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越来越红火。
“十四五”以来,银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翻开新篇章。
聚焦主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2056.15亿元增长到2024年2939.5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大关,省会(首府)城市GDP首位度达53.4%,位居全国第一。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团结奋斗闯出致富路,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心手相牵,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颐和城府社区,生活着多个民族的居民。近年来社区建设“石榴籽”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组建“石榴籽”爱心服务站、成立“石榴籽”社区警务室、打造“石榴籽”文化长廊、共筑“石榴籽”志愿服务一条街,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画面生动呈现。
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民生为本,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交通疏堵“6+N”工程、民生“十心”实事接续实施……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从城市设施的更新完善,到住房条件的持续改善;从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到就业保障的坚实有力;从养老设施的优化升级,到托育服务的细致入微……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田。
种种成就,是银川市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树牢“四个与共”理念,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结出的硕果。
今年4月,银川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坚持和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实施方案》,在全区率先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661”工作体系,明确“六项提升行动”“六个家园”建设重点任务。
从2021年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目标,到2023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五个示范引领”,融入“五八”强首府战略,再到2025年加强和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银川持续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向主线发力,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路径。
今年6月,坚持和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座谈会,探讨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的银川实践。
“一年来,居民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座谈会上,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各族群众。”
“只要我身子骨还硬朗,就要继续做好‘亲情纽带’,把‘一家亲’变成甜透心的生活!”“宁夏妈妈”王菊茹讲述了自己成为数十名各族大学生“干妈”的故事。
会场内,大家畅所欲言、如数家珍,诉说着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的幸福故事。
会场外,银川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不断拓宽。
王菊茹、阮世忠等国家级模范人物和闽宁镇、长城花园社区等示范样板接连涌现;银川市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共享社区、颐和城府社区入选全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增量的‘银川实践’”获评全国统战系统优秀实践创新成果。
一个个典型、一个个事例、一项项荣誉,记录着银川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坚实脚印。当前,银川市累计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1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个,并实现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全覆盖。
从邻里互助的温情守望到共同奋斗的活力图景,“和谐融居”成为各族群众共同的生活底色,银川多民族社区里,温馨动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不断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建设过程中,银川市注重推进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做和睦邻居、交知心朋友,共建幸福家园,目前已培育68个“亲如一家”互嵌式社区。
贺兰县金贵镇联星村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移民村,一度戴着“贫困村”的帽子。后来,通过打造金贵牡丹花乡项目,村民成了农业“技术工”,吃上了“旅游饭”。如今这里早已实现蜕变,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联星村被评为自治区特色乡村旅游重点村,还成为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上的一个精品景点。
银川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建成“银川石榴云”传播中心,创设“小宁大讲堂”“手绘长图”“银银带你看银川”等融媒品牌,线上线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在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体现在邻里间的声声问候里,洋溢在节日的阵阵欢歌中,更融于日常的守望相助里。
金凤区通福社区作为完整社区建设的试点典型,打造了2000平方米的邻里中心,融入老年大学、老饭桌、运动健身、家政服务、亲子早教、悦书房、青年驿站、烘焙教室等多种功能,成为各族居民群众的“生活能量站”。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银川各族儿女将以更加斗志昂扬的姿态唱响团结奋斗之歌,抓牢工作主线强共同体意识、抓实主线工作强共同体建设,齐心协力把下一个五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